部分链接无效,论坛链接参见置顶帖打开方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补档:近距离作战旧作合集:http://www.toaw.org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23348
近距离作战2:遥远的桥
1997年, Atomic推出"近距离作战"的续集——“近距离作战:遥远的桥” (Close Combat: A Bridge Too Far)。CC2的背景是1944年9月盟军在荷兰实施的"市场花园"行动, 当时盟军由南向北分别在Eindhoven, Nijmegen和Arnhem三个地区分别空降了美101空降师,82空降师和英第1空降师, 企图在由这三个空降师占领关键的五座大桥后, 配合英国装甲部队由南向北实施突破,从而加快结束战争。但英国第一空降师降落的Arnhem地区附近徳军驻有第9SS和第10SS两个党卫装甲师, 而同时英国第30军的突破遭到德军的抵抗和反击, 进展很不顺利, 以至于最后英国第一空降师遭到毁灭性打击,“市场花园”行动失败。CC2的画面虽较CC1有所改进,但限于当时的技术,画面质量仍然不高。尽管如此, CC2还是在2004年2月被Gamespy评为最伟大的10款RTS之一。
近距离作战II遥远的桥链接
近距离作战3:俄国前线
1998年推出的“近距离作战3:俄国前线”(Close Combat III: The Russian Front)将我们带到了1941-1945年的苏联, 伟大的卫国战争正在俄罗斯广袤的疆土上展开。从苏联边境到冰天雪地的莫斯科, 从斯大林格勒的工厂到柏林的废墟, 你将带领德国或苏联的精锐部队到处征战。在CC3的战役模式下, 一个成功的玩家将有机会从只能带几支部队的士官升到带15支部队的少校。很多CC迷就是从CC3开始喜欢上CC的. CC3默认的800X600显示设置和漂亮的地图使画面较CC2有显著改进, 同时CC3空阔的地形突出了装甲部队的作用,以至于步兵在非城市地区似乎无多少用武之地。另外由于苏联国土实在太大, 使得每个作战地区只有廖廖三张地图, 所以感觉CC3以整个卫国战争作背景, 规模也实在太大了一点。
近距离作战III俄国前线链接
近距离作战4:突出部战役
1999年推出的“近距离作战:突出部战役”(Close Combat: Battle of the Bulge)正是以此为背景。CC4第一次在CC系列中引入了由各战术地图拼接成的战略地图概念, 在战斗中, 如果你占领了通向敌人后方的战略通道, 你就可以在下一回合的战略地图上将部队移动到下一个地图;而如果你通向后方的通路被敌人抢占, 你的部队就会失去油料和弹药补给。CC4还第一次在CC系列中引入了空袭和炮击支援等设定。CC4也因此使CC带上了战略游戏的烙印。但CC4遭人垢病的一点是其部队配置是固定的, 比如一支美军部队只能有三门AT炮和两支Bazooka, 严重局限了针对敌人特点作出相应配备的能力,而且每支部队只要补给线畅通, 后援几乎是无尽的, 往往你上一仗刚干掉德军五辆豹式坦克,下一仗他又出来五辆, 简直没完没了。这一点使得CC4在玩家的口碑不如CC3和CC5。
近距离作战IV阿登反击战链接
近距离作战5:诺曼底登陆
2000年, Atomic公司连续第五年推出“近距离作战”的续作——“近距离作战:诺曼底登陆”(Close Combat: Invasion Normandy)。此作将CC带回了1944年6月的诺曼底,但登陆区域定在了五个盟军登陆海滩中最北面的Utah海滩, 美军的目标是在德军后援赶到前抢占包括法国北部重要港口Cherbourg在内的Cotentin半岛。CC5在CC4的基础上引入了Force Pool的概念, 每支部队都有一个Force Pool, 所以后备部队不再象CC4那样是无限的, 而且玩家可以根据敌人部队性质配备部队构成。在画面方面, CC5的默认显示是1024X768, 地图画得非常精美, 部队的各种战术动作也都十分合理。所以尽管有游戏评论认为CC5相对其前作是换汤不换药, 但CC5的确在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CC系列的顶峰。
近距离作战V+守卫阿纳姆链接
近距离作战5+SAS3.0 绿色版链接
|